成都女子被误诊绝症服药3月 因他人CT误入导致误诊
8月18日,四川成都市民翟先生反映,他58岁的母亲翟女士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做CT时,因另一患者误入检查室,导致该患者的CT影像被录入翟女士名下。翟女士因此被误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并服用了约3个月药物后才发现系误诊。
今年2月,翟女士因肩部摔伤前往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就诊,手术前需要进行胸部CT检查。CT结果显示翟女士肺部出现“双肺间质性纤维化待排”。尽管半年前她体检时肺部未发现病变,但最终诊断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翟先生查询资料后得知,这是一种慢性绝症,中位生存时间约2至4年。一家人伤心欲绝,翟女士按医嘱服用抗纤维化药物尼达尼布治疗。直到三个月后复查,再次做了胸部CT,才发现母亲并无肺间质纤维化情况,此前的“绝症”系误诊。
根据四川省12345热线日在医院放射科进行胸部CT检查时,因排在其后的患者误入扫描间并完成了检查,导致翟女士账号下出现了两位患者的CT结果。医师虽然用翟女士的账号重新检查,但系统未能自动将翟女士本人的CT上传,最终导致误诊。翟女士出院后一直持续服用尼达尼布,直至6月17日复查时,医生发现两次CT图像不匹配,确认2月28日的胸部CT图像并非患者本人。
医院方联系了患者及家属告知事情经过,并初步拟定了赔偿方案,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医院为翟女士完成了身体评估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身体状况无明显异常。医院表示,已采取改进措施完善核对机制,以杜绝类似问题发生。目前,医院正在与翟女士及其家属协商,力求通过充分沟通达成双方认可的解决方案。成都女子被误诊绝症服药3月 因他人CT误入导致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