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误诊绝症 卫健委调查 一场可避免的医疗失误
女子被误诊绝症 卫健委调查 一场可避免的医疗失误!一张被弄错的CT片子,一次本可避免的失误,让成都翟女士一家经历了长达三个月的“绝症”阴霾。今年2月,58岁的翟女士因肩部摔伤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术前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间质性纤维化待排”。半年前体检还完全正常的肺部,突然变成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一种中位生存期仅2至4年的“慢性绝症”。
这个结果让全家人陷入悲痛深渊。然而,这场噩梦完全源于一个本可避免的医疗流程失误。CT检查室里,一个简单的流程漏洞悄然埋下了误诊的种子。2月28日,翟女士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等待做胸部CT检查。当叫到她的名字时,排在其后的另一位患者误入了检查室。这名患者完成检查后,医师发现错误,用正确的账号为该患者重新检查并上传了系统。随后也用翟女士的账号为翟女士本人完成了CT检查。
问题在于:翟女士的账号下同时存在两份CT图像,系统未能自动将翟女士本人的CT覆盖前一份错误的CT。这个看似技术性的小漏洞,最终酿成了严重后果。从希望到绝望,翟女士一家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心理折磨。翟女士的肩部手术顺利结束后,转入医院其他科室对“双肺间质性纤维化”进行诊断治疗。经过数日住院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因,最终诊断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翟先生查询资料后得知,这是一种进展很快的重病,中位生存时间仅2至4年。这三个月里,他母亲不仅背着“重症患者”的精神压力,吃不好睡不香,还得担着药物副作用的风险。尽管家人曾带翟女士到其他医院就诊,医生表示根据半年前的CT和最新CT对比,病情不应该发展如此之快。但面对四川省人民医院的诊断结果,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女子被误诊绝症 卫健委调查 一场可避免的医疗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