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民多次捞到“间谍鱼” 敏感数据面临威胁
海域的洋流、水文、温度、湿度等数据资料属于敏感的国家秘密。这些数据一旦被窃取,会对国土安全和军事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沿海渔民多次捞到“间谍鱼”。江苏连云港渔民张小子在起网时发现一个球形物体,上面有外国文字。他通过卫星电话联系了相关部门,并上交了该装置,还获得了奖励。另一位渔民程利松也曾在放流网时钩住了一个直径约碗口大的圆柱体,上面载有一个浮球,下面通了一根长线,像电缆一样。
这类圆柱形物体被称为航空声呐浮标,体积小、重量轻,主要用于对潜艇进行搜索识别和跟踪。通过内部天线,它可以将获取的目标潜艇信息传送给反潜飞机,以便对潜艇进行精准打击。某研究机构研究员陈清浪介绍,这种浮标投到海里后,气囊会充气,使其漂浮在水面上。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会通过无线电发送给反潜飞机,从而获得有用的信息。
投放这类特殊技术装置潜藏于我国海域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惯用手段。它们隐藏于茫茫大海中实时热点,有的充当“暗哨”,长期潜伏在海底隐蔽采集周围海洋水文信息及各类舰船活动数据;有的充当水下“灯塔”,为侵入我国海域航行的他国潜艇指示方向。此外,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还会使用无人船等新型窃密设备接近我沿海涉密设施开展刺探活动。中国渔民多次捞到“间谍鱼” 敏感数据面临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