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00后大学生挤进育儿嫂赛道 高薪与挑战并存
凌晨两点左右,上海某小区儿童房内,邹敏从熟睡中醒来,给一旁4岁的小宇轻声盖好踢掉的被子。这是她的本能动作。在雇主家,邹敏常常夜间醒来,再也难以入睡,窗外一片沉寂,只能听到孩子均匀的呼吸声。
邹敏是一名育儿嫂,这是她日常工作的缩影。与传统印象中的育儿嫂不同,邹敏出生于1999年,有本科学历。小宇家是她成为育儿嫂后接触的第二个家庭,工作了约9个月后离开。谈及为何选择这个职业,她说这是面对现实的务实选择,每月收入八九千元,比之前的工作高很多。然而,入行之初,她的年龄和未婚未育身份成了障碍,曾被四五个家庭婉拒。她认为市场对育儿嫂的要求比较矛盾,既要有40岁阿姨的育儿经验,又要有20岁女性的充沛体力和活力。
年轻育儿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英语。邹敏发现,上海家庭对育儿嫂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科学喂养、双语启蒙,还要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她在意他人对自己职业的看法,有些相亲对象会略带嫌弃地问“大学生怎么去当保姆”,这让她结束了几次相亲。但这些并未动摇她在育儿嫂行业继续做下去的决心。结束小宇家的工作后,她报名参加了“速成培训班”提升英语能力,希望往高端育婴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