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大金镯子”千万别买 假沙金隐患多
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销售沙金饰品的店铺众多,有的商家宣称单月销量就超过10万件。这些看起来形似黄金、在线上线下大量销售的所谓“沙金”饰品,实际上多数并不含黄金成分。商家宣传所谓的“越南沙金”“缅甸沙金”“泰国沙金”更多是一种噱头。
在浙江杭州国际珠宝城的黄金珠宝饰品质量检验中心,记者见到了从事黄金检测多年的严雪俊。她解释说,不论是沙金还是赤金,都是民间对含金矿物的俗称,而市面上销售的沙金制品主要是铜合金或镀金的仿真饰品。她将记者带来的两件沙金首饰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主要成分都是铜镍合金。国家对镀金仿真饰品有详细的规定,一般镀金层厚度需大于0.05微米,而这两个样品的镀金层非常薄,小于0.05微米,因此不能称为镀金饰品,只能说是表面有金。
标榜着“天然沙金”的饰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生产成本极其低廉。专家指出,由于镀层过薄,消费者佩戴使用中有可能磨损掉镀金层,释放其中的镍。国家标准规定人体长期接触的首饰镍释放量限值为每星期每平方厘米0.5微克,但部分铜镍合金饰品的镍释放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上千倍。
金属制品过敏引发的皮肤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镍是最常见的致敏金属。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石磊表示,金属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如果佩戴的项链导致颈部皮肤出现红斑、瘙痒,继续佩戴可能导致皮肤水泡红肿、瘙痒,甚至向周围扩散,引起全身过敏。这种“大金镯子”千万别买 假沙金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