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部分“沙金”首饰镍释放量超标上千倍 虚假宣传身价倍增
今年,随着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市面上出现了一批外观酷似黄金但售价较低的“沙金”首饰,受到消费者欢迎。商家宣称这些“沙金”主要来自越南、缅甸等地,内外颜色一致且永不掉色,甚至声称不怕火烧,价格仅一两百元。
一些“沙金”商户在命名上也颇具创意,如“老凤詳”和“老庙沙金”,与知名品牌同音不同字。实际上,“沙金”是含金岩石风化破碎后与砂石混合形成的矿物,含金量约为5%。然而,当询问网络平台上的商家时,大部分商家对此含糊其词或避而不答。
不少夜市摊贩也在销售“沙金”首饰,价格比直播间更低。记者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城了解到,这里销售的首饰多采用黄铜作为原材料,并电镀了0.05微米的黄金以模拟黄金质感。但由于镀层较薄,长期佩戴会逐渐磨损。尽管加厚镀层可以减少掉色几率,但汗水和洗手液等仍能腐蚀镀层。这些黄铜镀金首饰出厂价仅10元左右,在街头夜市上却卖到40元左右,而在网上的直播间里更是被包装成所谓越南提纯“沙金”,售价上百元。
事实上,市面上销售的大多数所谓“沙金”饰品与黄金并无关系。专家对两件“沙金”首饰进行检测,发现主要成分是铜镍合金。由于镀层过薄,消费者佩戴使用中有可能磨损掉镀金层,释放其中的镍。国家标准规定,人体长期接触的首饰镍释放量限值为每星期每平方厘米0.5微克,但部分检测的铜镍合金饰品镍释放量远超这一标准,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央视曝光:部分“沙金”首饰镍释放量超标上千倍 虚假宣传身价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