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中国居民没有“超额储蓄” 防御性存款待转化
近年来,中国居民存款规模显著增加,这股力量的释放方向将主导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2024年12月,有报告指出居民存款积蓄了一股“超额”力量,其释放方向大概率会成为宏观主要矛盾。2025年3月,另一份报告提示本轮流动性由居民主导,因此股债跷跷板效应可能偏强,权益市场的活跃需跟踪居民存款搬家的变化。2025年6月,报告进一步提示,在居民存款配置难回地产的背景下,看股做债是当下的主逻辑。2025年7月,报告强调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市政策介入明确,提前降低了股票波动率,提升了股票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使得股票相比债券的性价比和配置吸引力显著回升。
本篇报告进一步跟踪居民存款搬家系列,评估如何度量居民存款搬家的进度,并提出五大宏观度量指标供投资者参考。居民存款从“存”到“花”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从“超额防御性存款”向“正常存款”的转化,这一过程对应物价回到均衡;第二步是从“正常存”到“花”的转化,这一过程对应再通胀。当前仍处于第一步。
居民存款从“超额防御性存款”向“正常存款”的转化需要跟踪居民的资金流量表。2016年至2019年,居民新增存款(含现金)占收入比重约为14%,而2022年至2024年,这一比值提升至22%,较之前抬升8%。这是最准确的跟踪方式,但难以高频跟踪。因此,我们提出五个高频替代指标:
1. 居民活期定期存款剪刀差:衡量居民是否愿意“防御存”。该指标定义为居民活期存款存量同比减去居民定期存款存量同比。指标越高,表示居民支付意愿越强。分析师:中国居民没有“超额储蓄” 防御性存款待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