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水下罩子内为何会有活虾 江水压力差造就的生态访客
近日,有游客在参观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时发现,防护罩内竟然有活虾游动,并好奇这些虾是否是为了清理藻类而被放入的。对此,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蒋锐解释说,这些虾并非博物馆特意投放,而是长江中的普通虾米偶然进入防护罩内的。
蒋锐进一步解释,这些虾是由于瞬间的压力失衡,被江水强行带入防护罩内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防护罩采用无压容器技术,通过净水平压系统保持内外水压平衡,以保护题刻不受江水冲刷。然而,石梁与罩子之间存在一些缝隙,当江水压力瞬间超过罩内压力时,微小的虾卵或幼虾便会被江水“硬塞”进这些缝隙中。一旦进入罩内,它们很难再出去,因此能在清澈的水中悠闲地游弋。
为了保持水质清澈,博物馆定期派遣专业潜水员进入罩体进行清洗。潜水员需要穿戴保暖衣物和配重装备,使用排污软管排除沉淀物,并用柔软材质的手套擦去沉积物及藻类,再利用文物清洗系统彻底清洁。每次水下工作不超过1小时,且需间隔24小时才能再次进行。
此外,博物馆还不断更新深水照明系统,从铝制灯具换为不锈钢灯具,灯珠也从暖白光改为冷白光,以减少对水质的影响。如今,罩体内的水质甚至比可饮用的矿泉水标准更高。
未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计划借助VR、AR等高科技手段,打造虚拟沉浸体验,让游客仿佛漫步于水下题刻之间。同时,博物馆还将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定制化推送文化内容,使文物从静态展陈转向动态传播。博物馆还将与其他水下文化遗产联动,通过主题巡展、研学活动等形式,推动学术成果大众化,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参与度。白鹤梁题刻与埃及罗达岛尼罗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探索,将推动跨文明对话,为全球水文遗产保护提供新范式实时热点。白鹤梁水下罩子内为何会有活虾 江水压力差造就的生态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