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的“护城河”去哪了 财报暴露竞争压力
美团的“护城河”去哪了 财报暴露竞争压力!美团发布了本季度备受关注的财报。尽管市场对美团二季度表现不佳有所预期,但实际结果比想象中更差——原本期待能勉强及格,实际上却远低于预期。
经营利润几乎降至冰点: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利润仅为2.26亿元,利润率仅0.2%。与去年同期112.57亿元相比,减少了110亿,同比减少98%。官方解释称这是由于外卖市场竞争激烈。王兴在随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预计第三季度核心商业业务会因战略投资而出现重大亏损,表明美团将继续投入竞争,即使面临财务压力。
此外,“核心本地商业收入”环比增长仅有1.6%,而上一季度该数据为11.1%。这反映出京东和阿里对美团的有效狙击,也暗示了美团护城河可能并不稳固。用户的习惯正在改变,很多人开始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平台。刘强东精准抓住了机会,成功将美团拖入困境。京东点燃了战火,阿里则凭借更充足的现金储备(账面上有3600多亿元)加入战局。据高盛统计,这场竞争每月可能消耗掉250亿元人民币。
对于阿里和京东而言,争夺外卖市场的真正目的是通过高频的外卖业务带动低频的电商业务。然而,这种模式未必适用于电商平台。首先,任何商业模式的基础是用户需求。价格战并不能解决用户痛点,最终只会回归常态。其次,流量思维并不总是正确的。“高频打低频”在美团成功的原因在于业务的高度相关性,而电商平台与外卖业务并不是强相关的。因此,外卖业务可能无法为阿里、京东带来预期收益。最后,美团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基础设施,包括数据、算法、系统和深入各地的地面部队,这些是短期内难以被超越的。王莆中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美团在运营线下店铺方面的精细化程度是业内最高的,这也是他们对抗竞争对手的底气所在。
外卖行业是一个精细且薄利的商业模式,美团已经在这场竞争中感受到了巨大压力,现在就看阿里如何应对。美团的“护城河”去哪了 财报暴露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