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加大“洋哨”借用力度 应对争议判罚频现
8月27日晚,中国足协公布了2025赛季第二十四期裁判评议结果。在受评议的8个判例中,有2例涉及中超赛事错漏判,直接影响了相关场次的胜负赛果或公平竞争。随着本赛季中超联赛临近尾声,夺冠和保级的竞争愈发激烈,争议判罚尤其是错漏判情况频现。为此,中国足协采取了多种措施完善赛事执法工作,增加外籍裁判员的执法场次是其中之一。本周末进行的中超第23轮成都蓉城主场对阵上海海港、山东泰山主场对阵北京国安两场关键比赛,预计将分别由新加坡籍裁判塔基和约旦籍裁判马哈德迈主哨。
本期裁判评议涉及的8个案例中有6个来自中超,分别涉及中超第22轮长春亚泰对阵深圳新鹏城、第23轮浙江队对阵天津津门虎的比赛。其中,两场比赛各有1个案例被确认为“错漏判”。在亚泰与新鹏城比赛的第50分钟,亚泰外援奥莫伊胡安弗打入全场唯一进球。但评议认定,进球前亚泰后卫阿不都海米提对新鹏城外援韦斯利犯规,因此进球应被判无效。尽管如此,亚泰凭借这场胜利积分达到了15分,与暂列积分榜倒数第二位的青岛海牛同分,仅比暂列第13、第14位的梅州客家和深圳新鹏城少2分。这一错判对保级形势产生了较大影响,令新鹏城蒙受巨大损失。
浙江队与津门虎比赛的第65分钟,浙江队外援米特里策手臂击打津门虎后卫杨帆头部。评议组最终认定,该动作属于严重犯规,应出示红牌,VAR应介入此事件。裁判员决定错误,漏判红牌。这一漏判无疑影响了比赛的公平竞争。足协加大“洋哨”借用力度 应对争议判罚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