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熄火,猪价上涨“踩刹车”!月末备货效应显现
八月猪市触底反弹?月末备货或为行情注入强心剂,但供应压力不容忽视。盛夏余温未散,国内生猪市场已步入八月下旬。月初短暂冲高后,中旬经历震荡下行,当前猪价似乎来到关键节点。随着月末临近,市场出现积极信号。
八月初,因部分大型养殖集团调整出栏计划及二次育肥入场,猪价一度上涨至13.33元/公斤。然而,随着出栏量恢复和高温天气抑制消费,猪价重心逐渐南移。中旬升学宴等季节性需求提振市场,但散户抗价情绪使跌势放缓。下旬政策变动及南方疫情风险促使养殖端加快出栏,标猪价格降至13.71元/公斤。
月末市场情绪转变,下游集中备货需求显现,屠宰企业开工率提升,样本屠宰企业开工率从29%升至30.14%。养殖端表现出惜售待涨情绪,部分大型养殖企业出栏压力缓解实时热点,导致部分屠宰场收猪难度增加。
展望九月,市场普遍看好猪价震荡偏强走势。去年11月母猪存栏量达4080万头,为当前生猪供应提供充足基础。尽管前期压栏和二次育肥的猪源集中出栏,总体供应水平仍将维持高位。气温下降、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将释放更多备货需求,提振市场情绪,增强养殖端抗价心态。
预计8月30日,外三元标猪报价可能在13.73元/公斤附近,市场整体以调整为主,北方地区或有震荡走高的趋势。进入九月,虽然猪价有望震荡偏强运行,但受宽松供应基本面影响,生猪均价高点可能在14.5元/公斤左右徘徊。
广大养殖户需密切关注大型养殖集团出栏动态及屠宰企业开工率变化,保持科学合理的出栏节奏,避免盲目压栏或集中抛售,以应对市场变化,最大化自身效益。一夜熄火,猪价上涨“踩刹车”!月末备货效应显现